zt: 华西村朝鲜“打工妹”:与中国国情无缝衔接

2012年7月31日星期二


编者案:此文曾在网易发表,不到3小时就被拿下,赶紧搜索留底。

经济观察报: 【华西村朝鲜“打工妹”:与中国国情无缝衔接 先给领导倒酒】媒体走访在华西村一家酒店工作的朝鲜打工者。媒体称他们在某些方面已与中国国情无缝对接,懂得酒桌礼节:先给领导倒酒。当地小商人称朝鲜姑娘买东西爱砍价,在美容上舍得花钱。这群女孩不准用手机,也不能和中国人谈恋爱。(大洋网)



她叫白银玉,皮肤白皙,面容姣好,穿着齐膝桃红西服套装、黑色高跟鞋,长发在脑后束成马尾。

“澳洲牛肉粒”、“蟹黄小笼包”、“爆炒三鲜”……在华西村金碧辉煌的龙希国际大酒店中餐厅,每上一个菜,她都可以用绝对标准的普通话报出菜名。

这个时候,你完全听不出她是外国人。

只有在与客人交谈时,不标准的发音才会出卖她。很多客人好奇询问,继而大吃一惊地发现,身边这个端盘子的漂亮姑娘,竟然来自千里之外那个神秘的国度朝鲜。

她毕业于平壤的一所大学,此前念过四年商科。询问下她会告诉客人,自己是被朝鲜政府派到中国“实习”的,“实习期”三年。在此期间,不能回国。

和她搭伴的,是一位叫做李水晶的朝鲜女孩。她刚到中国一个月,汉语水平只限于报菜名。与客人交流不畅时,怯生生的李水晶会频繁扭头,向白银玉求助。

面对客人,她们经常自然微笑,神态温柔。上菜完毕,两人退回大厅一侧等待,不时用朝鲜语窃窃私语。当客人杯中的饮料喝到一半,她们就主动上前斟满。

但在最后要求合影时,她们坚决不肯。

“下次吧。”白银玉以职业的笑脸安慰失望的客人。她已经可以老练地运用中国式拒绝了。

数天之前,她们出现在韩国媒体的报道中:“7名从事服务业、二十多岁的朝鲜女性正在华西村的龙希国际大酒店学习酒店实务,她们已经来了6个月。这个研修项目是由朝鲜外务省向中国当局提出并促成的。”

接受采访时,华西村宣传负责人否认了上述情况,称这些朝鲜女性并非在“学习酒店实务”,而是正常的劳务输出,数量不便透露。

他还告知,朝鲜驻华大使馆要求中方对此不拍照、不摄影,不采访报道。

实际上,华西村的朝鲜姑娘只是朝鲜劳务输出大军的先遣队之一。韩国媒体此前报道,2013年,朝鲜将派遣12万人进入中国的丹东、图们等地务工。“这种规模前所未有。”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朝鲜问题专家程玉洁认为,这是金正恩在巩固政权之后的一个重大举措。

劳务输出之外,外媒报道,朝鲜官员还考察了天津高新经济区和华西村。对华西村的考察是在金正恩指示下完成。

“朝鲜向中国华西村派遣人员,考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农村改革地区,此举或是朝鲜走向经济开放路线的信号。”韩国《中央日报》7月20日指出。而不久后朝鲜高级官员对此坚决否认,称朝鲜“所有的政策都不可能发生丝毫变化”。

1吨重的金牛:“它真的是金子做的吗?”

记者了解到,华西村的朝鲜女服务员一共有三十多人,都在龙希国际大酒店工作。最早的一批人在2011年12月底到达,后来人数陆续增加。

她们中有的从朝鲜直飞北京,再辗转至华西村;有的在中国其余省市,被直接调往华西村。朝方随行有管理人员,女孩们在中国的一切饮食起居、活动交流,都必须经过管理者同意。

“能从朝鲜出来的基本都是高干子弟,在中国的收入比在她们国内要高出很多。”有酒店员工说。

她们的具体工资究竟是多少,酒店方面拒绝透露。但记者了解到,工资确实主要交给朝鲜政府。

她们工作的龙希国际大酒店动工于2007年8月8日,4年昼夜不休地施工,在2011年华西村建村50周年当天开业。

酒店有74层、328米高,高度在全球摩天大楼中排第15位,在中国排第8位,甫一落成,就成了华西的新地标。

它矗立在周围低矮的别墅、厂房和广阔的田野中。天气晴好时,从几十里外的高速公路上,一眼就能望见它闪闪发光的玻璃幕墙。楼顶上有亚洲最大的360度空中旋转观光餐厅。

来到龙希国际大酒店后,朝鲜姑娘接受了酒店知识学习、餐饮服务规范在内的系统培训。她们还被带去参观镇楼之宝一尊1吨重、用纯金打造的牛。金牛被放置于酒店60层“金会所”的中心,通体闪烁着耀眼的光泽。会所的墙壁亦被金箔包裹。

“真的是金子做的吗?好漂亮!”酒店员工张芬芬(化名)称,第一眼看到金牛时,初来乍到的朝鲜姑娘脸上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。这种淋漓尽致的奢华,超出了她们的想象极限。“她们都很羡慕中国人。”

“(龙希)比柳京饭店豪华多了。”一位朝鲜姑娘表示。位于平壤的柳京饭店比龙希国际大酒店还高2米,有105层,外观酷似一座金字塔,曾被评为“全球最丑陋建筑”之一。即使是在大雾弥漫的天气,它的尖顶仍然会高高浮现于平壤的天际线上方。

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栋烂尾楼:1987年动工,然后停工多年,直到2008年埃及电信巨头Orascom集团接手。据报道,作为全世界最高的饭店,它将在今年开业,以迎接金日成百岁诞辰。

“柳京饭店是因为过于浪费国家资源导致政府停止建设的。”朝鲜姑娘对中方如此解释。

“我觉得挺好笑。毕竟全世界都知道是因为没钱。”一位中方人员私下表示。

柳京饭店是否代表着“资本主义的腐朽生活”?朝鲜姑娘没有对中方人员透露过内心的真实看法。就像她们没有透露过对龙希国际大酒店的真实看法一样。

龙希国际大酒店定位为“白金五星级”(五星级的更高级别),消费昂贵。游客参观部分区域,需购买160元的门票。若想参观全部楼层,则需260元。酒店的主要顾客,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公费考察团、旅游团和在当地开厂的富裕老板。此外,华西村会分批安排村民定期入住,年底直接从其账户股金上扣款。

村民透露,酒店从2011年11月开业起就一直在亏损。酒店门口停放的小车并不多,显得空空荡荡。

但朝鲜服务员的到来确实给大酒店增色不少。有客人慕名而来观看有异国风情的歌舞,顺便就餐。“大都是单位挂账”。一位服务员说。

而当地有钱人在这里办婚宴时,“因为觉得请外国人服务有面子,都会要求酒店提供朝鲜服务员。”一位华西村村民说。
在足以承办160桌宴席的1楼宴会大厅,他参加过两次婚宴,每桌价格在2000元-4000元之间。“2000元那次,除了一份龙虾,菜都很普通,没吃饱”。他抱怨。席间,朝鲜服务员穿蓝色制服,中国服务员则穿黑色制服,很好区分。

当时,全酒店的三十多个朝鲜服务员都集中到了大厅。而在平日,她们分散于1楼的宴会大厅、2楼的中餐馆、3楼的朝鲜零点餐厅等处。

朝鲜姑娘的服务得到了酒店好评。此前,酒店的中国服务员主要来自安徽、贵州等地,以及华西周边村庄,文化水平和素质都不高。对比之下,无论在谈吐、举止还是仪态方面,朝鲜姑娘都出类拔萃。

“中国姑娘上完菜,就在旁边东倒西歪。朝鲜女孩却身体挺直,一直站立。上菜动作也更规范。”有中方员工不客气地指出,中方服务员只有后者50%的服务水准。

朝鲜女孩的团结意识也让人赞赏。很多时候,中国服务员把自己的“一亩三分田”摆完就开始休息聊天。而朝鲜女孩摆完自己的台,会再三检查,然后互相帮忙。

在一些方面,她们已经与中国国情无缝对接。一位江苏游客就惊讶地发现,除去最基本的与客人交流、报菜名和酒水名之外,朝鲜姑娘还知道倒酒的礼节。“她们会先给领导倒酒。”

实际上,做服务员只是兼职,朝鲜姑娘的主业是歌舞表演。消费达到一定水平,就可以免费观看一段她们的歌舞表演,时长约15分钟。在2楼的中餐厅包厢,这个最低消费额是4000元。而在1楼宴会大厅,酒席达到一定规模,她们也会在大舞台上载歌载舞。

这些姑娘声音甜美,多才多艺,每人都会一两种乐器,如电子琴、架子鼓。她们会唱朝语歌《阿里郎》、《桔梗谣》,中文歌《好日子》、《青藏高原》。“声音高亢,跟韩红唱得一样好。”一位听过她们唱《青藏高原》的游客评价。
表演并不限于酒店。如果谈好价格,她们还可以外出表演。

“她们的思想是星空,看得见,却看不懂”

朝鲜姑娘与她们的祖国同样神秘。即使是华西村居民也对她们一无所知,只知道她们绝少单独活动,外出必然结伴,与外界联系极少。

记者了解到,她们每天早晨9点上班,下午有午休时间,一天工作8个小时,生活基本两点一线宿舍就在距龙希国际大酒店200米开外的华西塔群宾馆8号楼,步行只要5分钟。

华西塔群宾馆是9座15层塔式仿古建筑,为华西村的老地标。8号楼主要住的是酒店员工和一些团体游客,其他各楼用于医院、活动中心等,工作人员不多。

每天早晨8点45分,朝鲜姑娘们从宿舍鱼贯而出,在高音喇叭歌颂社会主义和华西村的主旋律歌声中,通过一条水泥的遮阴长廊,走向龙希国际大酒店;下午两点多的午休时分,再经过长廊,顶着一段烈日回到宿舍。

她们队形整齐,排成三列纵队。很多人挎着时髦的小皮包,有的手牵手。队伍行进速度很快,走过之处留下一阵浓郁的廉价香水气味。

一路上,她们遇见的人,只有几个一掠而过的摩的司机和守门的保安。

知情人士透露,刚来的时候,朝鲜姑娘们大多只会一点汉语,仅有极少数人可以交流。华西村的冬天太冷,她们并不适应。酒店员工餐厅的稀饭包子馒头之类早餐,她们也吃不惯。后来酒店应朝方要求,将她们的早餐改成了面包和牛奶。她们还专门带来一个厨师,制作正宗的朝鲜泡菜和冷面。

好奇的酒店员工会想办法和她们搭讪。一开始,因为分不清朝鲜和韩国,有人问她们是不是韩国人。“她们会怒目而视。”

在为服务员制作胸牌时,朝鲜方面要求在上面印一面朝鲜国旗,酒店没有同意。不过,在她们胸牌上的中文名字之外,增加了一个朝语名字。

酒店同意了另一件事。第一批朝鲜服务员到来时,金正日刚去世不久。为表纪念,她们要求在自己的宿舍挂上一幅金正日的大幅画像,得到了批准。

酒店员工王晓娟(化名)和她们提到过一次金正日。当时在饭桌上,大家吃得尽兴,正相谈甚欢。

“你们为啥那么喜欢金正日将军?”她无意中问了一句。一位朝鲜姑娘立马把筷子一放:‘Kim Jong-il’,然后是噼里啪啦一长串朝语,听得人云里雾里。

只有一句话,她依稀听清了:“他是我们的偶像,就好像你们的茂主席一样。”

“我当时正在纳闷‘茂主席’是谁,然后她说,茂哲通。想了半天,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说‘毛泽东’。”

“她们都很崇拜金正日,这种情感我们国人很难理解。”从此,王晓娟不敢再在她们面前提金正日。

“她们的思想是星空,看得见,却看不懂。”她说。

工作之外,没有中国人说得清楚朝鲜姑娘怎么打发时间。不过,白银玉透露,自己工作不忙的时候就苦练汉语,并向中国服务员请教并反复练习。很快,她的汉语已经有模有样。

知情人士表示,她们住的是三人间,没有电脑朝方管理者不准她们上网。屋里有村里提供的电视,“没有听说电视频道受限制”。

在她们的窗外,除了近在咫尺的龙希大酒店、几座塔楼和远处的小别墅、厂房、烟囱外,还可以俯瞰华西村的另一处著名景观2006年落成的幸福园。

园里有和华西村“天下第一村”匹配的“天下第一钟”。它由青铜浇铸,重达148吨,据称耗资1998万。撞钟三次收费100元。如果有旅游团前来,房间里的朝鲜姑娘有时会听到钟声。

此外,幸福园最有特色的景观,是从毛泽东、刘少奇到黄帝、女娲、耶稣、圣母玛利亚在内的石雕。而各地政府、与华西村有业务往来的公司赠送的狮子、麒麟、大象等石雕,也在周边草坪上混搭着摆放。

其中,毛泽东、刘少奇、周恩来、朱德、邓小平5位领袖的雕像由汉白玉制成,呈坐姿一字排开,毛泽东坐在正中间。领袖们的脖子上都系着红绸带。

“她们看到毛主席戴红领巾,觉得好可爱。”一位酒店员工描述朝鲜姑娘见到雕像时的反应。

“但是,她们觉得领袖像太小了。”

这尊毛泽东像高约3米。而在平壤的金日成纪念馆前,金日成青铜像高23米。

“说实话,如果去过中国其他地方,她们还是会觉得华西村比别处更亲切。毕竟,华西的体制还是比较倾向于真正的社会主义的。”这位员工最后评价。

不准恋爱 三年之后必须回国

除去酒店每月组织的一次张家港超市购物游,朝鲜女孩能外出购物的地方只有一个距龙希国际大酒店约300米的商业一条街。

这条街上充斥着手机店、蛋糕店、小超市、小餐馆。在住别墅、到市区购物、年底分红丰厚的华西村村民之外,这里是华西村的另一个世界。

在这里,开店的都是外地人,来自安徽、河南、四川、浙江等地,顾客也以在华西村打工的外来人口居多。即使与华西村村民在同一家工厂干同样的活,他们的收入也有天壤之别外来工月收入普遍只有两千多元。因此,商业一条街的货品主打廉价路线。

因为廉价,这里成了朝鲜姑娘的天堂。

“朝鲜女孩过来买东西的特别多。她们都二十多岁,很漂亮,个子在1.65到1.7米之间。”一位开1元店的老板娘如是说。她一度对这群朝鲜人的来历迷惑不解。问她们在哪里上班,“都不肯说。”

一家小超市的老板告诉记者,朝鲜姑娘很节俭,一般只买1元的棒冰,2.5元以上的雪糕无人问津,“舍不得吃”。语言不通,双方靠比划也能交流。

而另一位超市老板印象深刻的是,她们喜欢双汇2.5元的韩式烤肠、3元的蒜香烤肠。买得最多的,则是1元多一包的康师傅、劲爽和福满多方便面,因为最便宜。当它们断货后,朝鲜姑娘就到其他商店苦苦寻觅。

时间长了,老板熟悉了她们的消费习惯。一次一位朝鲜姑娘要买脸盆,老板马上想起老坛酸菜面在做活动,买五包送一个脸盆。一推荐,对方立即接受。

“她们特别会过日子,价格很低的东西也要讨价还价。有的东西说好价钱了也不买,而是放在柜台上,出去多问几家再决定。而且她们的嘴巴特别甜,‘姐姐’‘姐姐’地喊着,要你降价,不降价有时就不买。”1元店的老板娘最后往往以投降告终。

爱美的朝鲜姑娘在服装、发型和化妆品上稍微大方一些,舍得买五六十元的帽子和香水,或者花一百多元拉直头发,尽管总要砍一二十元价。

时间久了,店主们知道了她们的来历和工作。有的店主看到她们一进门,就在电脑上播朝鲜语的歌曲,这时姑娘们就会特别激动,随着音乐手舞足蹈。

他还用自己店里的摄像头为一位朝鲜姑娘拍了一张照片,并为人像P上了万里长城作背景。但等他询问姑娘家里有没有电脑或QQ号,以便帮她把图片发给爸爸妈妈时,姑娘的反应出人意料先是明显一惊,随即告诉他,家里没有电脑,请立即删除照片。他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。

店主们还注意到,这些姑娘从来不用手机。街上为数不少的手机店,她们从没进去过。“不准用手机是朝鲜方面的纪律怕女孩被腐蚀。”一位酒店工作人员说。

女孩也不准与中国人恋爱。尽管“节俭”、“贤惠”是华西村居民对她们的一致印象,有人坦陈,如果政策允许,自己很愿意娶一个朝鲜老婆。“每天我抽掉的40块烟钱给她就够了,花掉10块,还能帮你存30块。”

确有中国男孩对朝鲜姑娘一见钟情。李威扬(化名)曾经无意中看到一个朝鲜女孩,“挺有气质,有点清冷的感觉”。他放下活儿,走过去搭讪。女孩中文不错,但她似乎看穿了他的意图,并不理睬。

“如果可以谈恋爱,我这个近水楼台必将先得其中一月。”他不无遗憾。

没人知道,这些青春正好的女孩是否曾对酒店的某个中国男孩动心。外人很难走进她们的内心世界。“即使有,她们也不会让我们知道。国情摆在那里,她们必须压抑。”李威扬感慨地说。

只有思乡之情是可以流露的。当被问到是否想家时,白银玉清澈的眼睛似乎蒙上了一层烟雾,神情有些黯然地答:“想。”

龙希国际大酒店的餐桌上,有游客用手机向一位朝鲜服务员展示了一张新闻图片:庆祝活动上,朝鲜少先队员在体育场演出,背景是金日成像。看到照片,朝鲜姑娘情绪陡然激动,表示:“那是我们的领袖,那是××的标准性建筑……”邀请她合影留念,她欣然答应。

当被问及她在华西村的生活,她答:“很好。”

实际上,这些朝鲜女孩子中,的确有人想留在中国。

“但没办法,三年之后,她们都必须回国。”李威扬告诉记者。

(责任编辑:曹璐璠)

原文链接: http://xiaonews.blogspot.com/2012/07/zt_31.html

blogger打不开的朋友可以试试tumblr:http://xiaonews.tumblr.com/(已被墙,请往xiaonews后加数字,目前是http://xiaonews2.tumblr.com/)
欢迎分享:


较新的博文

较早的博文

0 comments:

发表评论

 
边城小报 © 2011